第229章 为什么大明将亡之际,藩王都袖手旁观_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
六界三道 > 我就刷个视频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> 第229章 为什么大明将亡之际,藩王都袖手旁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9章 为什么大明将亡之际,藩王都袖手旁观

  第229章为什么大明将亡之际,藩王都袖手旁观

  朱元璋此刻心中矛盾重重,如同天人交战。

  杀,还是不杀?

  胡惟庸一案,株连甚广,多位开国功臣牵涉其中。

  李善长在过去确实帮助了他很多。他确实不忍罪之。

  然而,如果不杀,李善长始终是个隐患。

  一旦有变,大明江山恐将不保。

  朱标敦厚,难以驾驭这些开国元勋,而这些老臣对朱标并无敬畏之心。

  他不能容忍曹魏时期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再度出现,更不能让朱家的江山受到威胁。

 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。

  于是,他将视线投向了马皇后。

  只见马皇后轻轻摇头。

  马皇后本就对他清算开国功臣的事情颇有芥蒂,觉得大家背地里骂他们朱家过河拆桥。

  他当时只问反问了马皇后一句,皇后可知司马懿?

  马皇后无力反驳,只剩叹息。

  如今天幕曝光了李善长的结局,马皇后还是不忍老臣丧命。

  他懂了马皇后的意思,是要他放过李善长。

 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,转向李善长,沉声问道:

  “李善长,若你返京,你可知道将会面临什么?”

  李善长冷汗涔涔,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悬于一线。

  “上位,臣愿意带全家老小一同离京。”

  “臣以性命起誓,绝不会做那司马懿。”

  朱元璋颔首,看着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臣,终是做了决定。

  “李祺一家可留在京城。”

  李善长恍惚了一下,连忙叩拜谢恩。

  “谢上位开恩,臣即刻离京。”

  朱元璋摆摆手,示意李善长赶快下去。

  而此时,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。

  【为什么大明快要灭亡的时候,各地的藩王都在袖手旁观?】

  【他们眼看着大厦将倾,却无动于衷,最终京城沦陷于农民军之手,崇祯皇帝自缢于眉山之上。】

  【难道他们真的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吗?】

  洪武年间。

  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惊愕与愤怒。

  他有些难以置信!

  那些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大明藩王,竟然会如此冷漠!

  身为朱家子孙,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?

  他给朱家子孙分封藩王,就是希望这些藩王能够守护好大明江山。

  如果藩王真心为大明着想,那么大明的疆域将坚如磐石。

  如果藩王起兵谋反,如同老四那样。

  总归大明江山还在朱家人手中。

  可是,现在天幕却告诉他,在大明将倾之际,那些藩王竟然置若罔闻,无动于衷!

  朱元璋的愤怒如同火山般爆发,他瞪大了眼睛,声音充满了愤怒与失望。

  “这群不孝子孙!”

  “咱分封藩王,给你们丰厚的封地和优渥的生活,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忠诚于大明,守护好这片江山!”

  “可是等到大明危难之时,你们在干什么!”

  “你们冷眼旁观,眼睁睁看着大明亡国!”

  “身为朱家子孙,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和担当吗!”

  朱元璋愤怒之下,猛地拍了一下龙椅,震得整个大殿都仿佛在颤抖。

  “真是气煞我也!”

  朱标看着天幕的信息,心中不免有些难受,但他努力保持冷静,试图安慰朱元璋。

  “父亲息怒,或许这其中有什么隐情。”

  朱元璋冷哼一声,他也希望如此。

  永乐年间。

  朱棣对“藩王”这个名词无比敏感。

  毕竟他在登基之前,就是藩王。

  如果是他的大哥朱标继任皇帝,他必定是热衷北伐、捍卫边疆的藩王。

  都怪朱允炆那臭小子,逼得他造反。

  而他在上位之后,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,他不得不给予藩王们在洪武朝所受到的特权。

  然而,鉴于自己曾经的造反经历,他又不得不对藩王们做出必要的防范。

  因此,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清算与平反。

  朱允炆的弟弟,先降封,再废为庶人。

  他站错队的弟弟辽王,自然会遭受贬斥。

  对于自焚而亡,撕下建文朝廷“仁义道德”假面具的湘王,他内心充满了感激。

  所以他在登基之后不久,便派人前往荆州,为湘王及其王妃重立衣冠冢,并将建文朝廷赐予的恶谥“戾”改为“献”。

  在建文时期被废的几位亲王,自然也得到了平反和复封。

  当然,这一切并非出于仁慈,而是为了稳定政权。

  当他的统治日益稳固后,他对那些恃宠而骄,甚至暗怀异心的宗室们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打击。

  而他也削减了藩王的军事权力,以确保他们无法再对皇权构成威胁,防止藩王造反。

  朱棣心中惊疑不定,面色突然难看了几分。

  难道这就是藩王们在大明危难之际无动于衷的原因吗?

  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兵权,即使有心为国家出力,也显得力不从心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亡国。

  若真是他的原因,那他岂不是大明的罪人?

  【朱元璋的后代,这些曾享受了两百多年荣华富贵的龙子龙孙们,在国家遭遇危机时,作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,他们表现出来的对大明的热爱却远不及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、长期受压迫的平民百姓。】

  【这里有两个故事,或许能揭示一些真相。】

  洪武年间。

  朱元璋的脸色显得异常复杂。

  朱家子孙,他都寄予了极高的期望,而且给了极其优厚的生活条件。

  然而,这些朱家子孙的表现却让他深感失望。

  他们不仅未能如他所愿地守护大明江山,甚至连对大明的热爱都显得如此淡薄。

  这让朱元璋感到十分愤怒与不解。

  这简直就是端起碗吃饭,放下碗骂娘!

  朱元璋的脸色逐渐铁青,怒火在心中燃烧。

  他分封藩王,设立宗亲制度,难道是个笑话吗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jsd9.cc。六界三道手机版:https://m.ljsd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