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6章 不同的心境_盛唐挽歌
六界三道 > 盛唐挽歌 > 第456章 不同的心境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56章 不同的心境

  天宝十二年春,黄河沿岸,激战正酣。

  皇甫惟明亲率精兵十万,屯扎于河阴县对岸的修武、武陟、温县等地,然后命大将李归仁领兵两万,强渡黄河一举攻占汴口!

  李归仁本想依照皇甫惟明的军令,将停泊于汴口的漕船全部烧毁,以断掉关中的补给。

  但大军赶到的时候,却发现昨夜还停泊在渡口的漕船,如今已经消失不见,似乎是被转移到了别处。

  他只好如实向皇甫惟明禀告。

  而李怀仙所率偏师,在攻占了河阴县东面的原武县后,发现府库里一粒米都没留下。当地百姓基本上都走光了,只剩下不能动的老弱妇孺。

  这些坏消息,让皇甫惟明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
  果不其然,三日之后,坐镇贝州,督办粮秣的侯希逸派人向皇甫惟明禀告:一支官军从济州卢县强渡黄河,在攻克了博州守备空虚的州府聊城后,长驱直入贝州,企图火烧位于贝州清河县的“天下北库”。

  侯希逸是皇甫惟明的心腹,河北势力中出名的铁杆“保皇党”,要不然也不会被皇甫惟明委以重任,看管总粮仓了。

  官军的这次突袭,惊出侯希逸一身冷汗。他连忙组织麾下将校分头阻击,但还是有几个分散在郊外的库房被烧,损失了不少粮秣。

  侯希逸心急之下,也顾不得面子,连忙写信给皇甫惟明痛陈利害。

  他在信中劝说道:

  如今河南似有名将镇守,对我军意图了如指掌。我们虽然来势汹汹,可是对手已经看出我们是要攻打洛阳,然后从潼关或者河东入关中。之前起兵的先发优势,已经丧失大半。

  因此,在兵力部署上,如果不集中兵力,虽然可以顾及整条战线,但在河南局部战场却很难形成绝对优势,容易被逐个击破。

  如果集中兵力,虽然在洛阳附近是指谁打谁,但粮道被拉长,处处都是破绽。

  官军可以从容调度,从济州、齐州、淄州、青州等地迂回进军河北!到时候我们后方空虚,肯定没法阻拦他们。

  侯希逸建议,暂缓攻洛阳,先让荣王李琬在邺城登基称帝,稳定人心,封赏有功将士。然后派兵沿着黄河,逐次扫荡黄河南岸各州县,打出一片战略缓冲区,控制这些地方的百姓与官府,积蓄力量。

  最后再集中兵力,在洛阳与官军决战,则大事可成。否则类似这次粮仓被官军偷袭的事情,还会接连不断发生。

  日行五百里的快马将信送到黄河北岸的叛军大营时,皇甫惟明正恼羞成怒的在帅帐内来回踱步。身边的李归仁、李怀仙、王玄志等人,大气都不敢出,如同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般,在旁边安静的站立着。

  “方有德一把火烧了河阴县的所有渡口与粮仓?然后连夜撤出,就给我留下一座空城?”

  皇甫惟明难以置信的反问道。

  “大帅,确实如此。”

  李归仁有些难堪的回答道,何止是皇甫惟明不敢相信,他也很难相信,官军就这么放弃了黄河防线的最重要节点。走得无比干脆!

  “大帅,侯将军送来的信!”

  正在这时,一个传令兵匆匆忙忙走进帅帐,将一封信递给皇甫惟明。

  “欺人太甚!”

  看完信,皇甫惟明气得跺脚,一屁股坐到胡凳上,心绪难平,很久都没有缓过劲来。

  “大帅,信中写了什么呢?”

  李归仁疑惑问道。

  皇甫惟明直接扬起手中的信,让李归仁自己来拿。

  很快,这封从贝州来的加急信件,便在军帐内诸将手中传阅了一遍。

  “说说吧,你们以为如何?”

  皇甫惟明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,闭上眼睛沉声问道。

  “大帅,侯将军所言极是。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,幽州距离中原太远,建都邺城,让荣王登基称帝,确实是稳定人心之举。”

  李归仁小心翼翼的组织措辞,对侯希逸的建议点评了一番。

  有他带头,帅帐内又有不少人附和。建都邺城,登基称帝,那么他们就不再是“叛军”了,也能各自升官。

  何乐不为呢?

  至于皇甫惟明之前说的一定要打下洛阳,那谁能保证就一定可以打下来呢?

  反正千鸟在林,不如一鸟在手!

  “事关重大,你们容本帅考虑一下。”

  皇甫惟明长叹一声,也有些动摇了。

  他摆了摆手,众将鱼贯而出,只剩下皇甫惟明一人在军帐内沉思。

  事实上,他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的战略意图,已经被方有德完全看透,就好像一个人不穿衣服在阳光下晒着一样。

  战略意图被人勘破,也就意味着对手可以有针对性的布防,一点也不忌惮派兵去河北兴风作浪。

  因为方有德确信,皇甫惟明麾下兵马虽然多,却不敢将兵力分散,这些人,是为攻取洛阳做准备的。

  而皇甫惟明原本的计划,就是先攻下洛阳,让荣王李琬在此称帝。然后并不着急进入关中,而是分兵掠地。到时候叛军的“大义”,比现在高得不知道哪里去了,基本上就是去接管城池的!

  只可惜,要实现这一切,有個前提,就是拿下洛阳,并守住!

  做不到这一点,一切都是空谈。

  皇甫惟明此刻面临的问题在于,他带兵攻洛阳,则补给线和粮仓就要被人疯狂偷袭。到时候很有可能在围攻洛阳的时候,进不能攻取,退又没法安然回邺城。

  那么现在是来一把大的,还是巩固已有成果,先“建国”再说呢?

  皇甫惟明陷入了沉思,他也觉得侯希逸的建议,确实是肺腑之言。

  河北叛军之中,派系林立,物以类聚。不同类的人,想法也完全不同。

  侯希逸是跟他完全一条心的,都是想着扶持皇子上位,改朝不换代。因此侯希逸这封信,完全是站在共同利益的角度上说的,不全是私心。

  而河北叛军中有些人的想法,却只是割据河北,裂土封王。他们对打到长安并没什么兴趣。

  而且这些人的数量,还不在少数。

  皇甫惟明一时间陷入两难之中,如果建都邺城,虽然可以稳固河北基本盘,但是也会给官军充足的调兵时间。一旦西北各镇抵达洛阳,这仗也不必打了!

  “是打还是停?”

  皇甫惟明用手指敲击着桌案,一时间难以抉择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jsd9.cc。六界三道手机版:https://m.ljsd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