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8章 何日风起云涌_盛唐挽歌
六界三道 > 盛唐挽歌 > 第418章 何日风起云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18章 何日风起云涌

  关中与河北积怨甚深,岂是换几个节度使,就能消弭矛盾的?”

  方重勇无奈摇头,给李晟倒了一杯酒。

  不动声色的考验已经结束,方重勇也不想给李晟太大压力,安慰他道:

  “银枪孝节军扩军在即,肯定会提拔军中将校担任要职。

  但你在军中资历尚浅,骤然提拔,对你也不是好事。

  不如先平级调动,在银枪孝节军中做一个执戟郎,随某身边同入同出。

  近日你便随本王一同去两淮与江南公干。待班师回朝后,自有封赏,到时候本王也好提拔你于行伍之间。”

  终于听到具体的承诺,李晟松了口气,方重勇的任命,就是平级调岗,属于军中正常操作,不会引起太大波澜,也不会让银枪孝节军中其他将领妒忌。

  如果方重勇真的任命李晟为“十将”,那何昌期、车光倩等人肯定不乐意了。

  他们的官职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,李晟有没有本事他们没有看到。如果一来就身居高位,跟他们平起平坐,肯定会让原有和谐的将帅关系产生裂痕。

  让方重勇麾下小弟离心离德。

  如今方重勇已经是一方首脑,麾下人手不少,各自有各自的诉求和忌讳。并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。

  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,里面的学问很大,方重勇如今尚且在摸索当中,人事任命都是心有惴惴的执行,不敢托大。

  “谢过殿下,末将一定好好努力。”

  李晟很是矜持的抱拳行礼说道。

  平级调动并非什么很了不得的恩惠,李晟相信凭借自己的本事,哪怕银枪孝节军的主将不是方重勇,想平级调动到此,也是轻轻松松。

  关键还是接下来的表现如何。

  “平叛河北的方略,你若是有空,可以多考虑考虑。”

 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建议道。

  “河北么……看来,那些事情都不是传闻啊。”

  李晟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
  方重勇看他似乎知道什么,饶有兴致问道:“妻兄何出此言啊?”

  “殿下有所不知,河北被朝廷抽重税,自上而下的不满之情可谓沸反盈天。

  他们闹才是必然的,只看是什么时候去闹,会把事情闹多大。”

  “原来如此。”

  方重勇微微点头,没有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。

 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其实大唐内部的种种矛盾,不少人都看在眼里,他们并不是眼瞎耳聋,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但知道是一回事,想不想解决,能不能解决,就是另外一回事了!

  很多人都是怀着“关我鸟事,朝廷不急我急啥”的心思。

  国家国家,国的利益很多时候不等同于是家的利益。若是没有到生死存亡的时刻,大多数人还是只会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。

  河北反了又如何,基哥去操心啊!基哥说平叛那就平叛!

  李晟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,方重勇看得很明白,也很理解这样的想法。

  在其位谋其政嘛,天下不平的事情太多了,谁又能管得过来呢?

  “你现在也无处落脚,不如就先住在平西郡王府,离出征也没几日了,到时候你作为管理亲兵的执戟,在本王身边听用便是。等会让车光倩带你去银枪孝节军驻地领军服。”

  方重勇一句话就安排了李晟的去处。

  “得令!”

  李晟很正式的对方重勇抱拳行了一礼。

  他心中暗暗嘀咕,自己这位“妹夫”,办事倒是真如同乌龟一样四平八稳的,堪称是滴水不漏。

  很难相信前些日子,这位“平西王”,竟敢带着银枪孝节军在长安兵变!

  胆子又大的离谱。

  到底哪一个,才是真的?

  ……

  长安城南约二十多里,有一名寺,叫“牛头寺”,始建于唐贞观六年,是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。此地环境清幽,风景优美,乃是骚人墨客常去游玩的地方。

  牛头寺的某个偏殿佛堂内,让皇帝李宪之子,宁王李琳,正在诵经念佛,十分虔诚的模样。

  他来这里轻车简从,没有引起任何注意,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,故而连一片水花都没有溅起来。

  基哥兄弟家的子弟,很多人都信佛,而且与佛寺来往密切,时常出入长安城内,及长安周边的各色寺庙。

  当然了,这只是表面现象,至于其中有没有什么“不可告人”的私密事,就不太好说了。

  因为唐代的佛寺,乃至道观,常常都是藏污纳垢。唐代的和尚很多时候就是“收钱办事”的面首,而道观里的所谓“道姑”“道长”,身份也不简单。

  彼此之间属于是大哥别笑二哥。

  这些掩人耳目的家伙,常常是那种想脱光衣服快活,又害怕家族荣誉受损的饥渴男女。他们“出家”,是故意想自己身上套了一个掩护身份。

  官宦贵族偷情是有辱斯文,但成为修道念经之人以后,那就等同于消失在公众视野,想怎么玩都无所谓了。

  “殿下把那个红珊瑚送出去了么?”

  金色的佛像后面,传来一个空洞的声音。

  “大师,已经送到平西郡王府了。”

  李琳微微皱眉,不过还是压住内心的怒气,语调平静的说道。

  “看看天子的反应,殿下便可以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事情。”

  佛像后面的声音继续说道:“圣人若是没有动作,殿下的心便可以放下来了。”

  听到这话,李琳这才松了口气。

  近来,他每日在王府里心神不宁的,总觉得基哥会拿这件事兴师问罪。毕竟,那天送红珊瑚的时候,很多家权贵的下人都在场。

  而这件礼物,当年就很出名,见证者甚多,整个长安找不到第二件了。

  “三人成虎,方重勇手中的兵权,掌控不了多久。很快天子就会猜忌他。

  没了方氏父子,天子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。

  这大唐,终究还是你家的。

  当年你父亲不得不将皇位让给如今天子,这么多年过去,他也该把东西物归原主了。”

  佛像后面的声音蛊惑道。

  李琳紧紧握住自己的袖口,身体都在忍不住发抖。

  是啊,这么多年过去,连谥号都是“让皇帝”!这老东西坐了这么多年皇位,也够本了吧?

  李琳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。

  大唐不乱,他没有机会。一旦乱起来,那可就不好说了!

  他们家,当年就差一点点,就继承正统了。

  不,应该说皇位本来就是他们家的,是他爹李宪担心李隆基的坑害,才不得不将太子之位让出来!最终李隆基得以继承大统!

  李宪是不是心服口服,李琳不知道;但他们家的人,上上下下都是心里是不服气的!

  “请殿下静观其变,一旦风起云涌,便是殿下出头之日。”

  佛像后面的声音,似乎带着无尽的诱惑,让李琳呼吸都粗重了许多。

  待他回过神来,悄悄走到佛像后面观摩,却发现那里空无一人,别说是人了,就连耗子都没有一只。

  “风起云涌……么?”

  李琳喃喃自语说道,他恨不得这一天马上就到来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jsd9.cc。六界三道手机版:https://m.ljsd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