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3章 捡漏王_盛唐挽歌
六界三道 > 盛唐挽歌 > 第413章 捡漏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13章 捡漏王

  这同样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
  此人未必有搞事情的心思,但他已经有搞事情的能力了,以后必须要注意一些。

  基哥默默的在方重勇身上,打上了一个“不叫的狗”的标签。

  “有哥奴在,断然不止于此啊。”

  基哥忍不住长叹一声,开始怀念起那个为自己操持大唐多年的李林甫来。

  不比较不知道,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。若是李林甫在,绝不会因为赏赐的事情发愁,自然也不会逼得银枪孝节军兵变了。

  “神策军也不行了,一万多人打不过三千人,废物一个。

  唉,京师就是养不出雄兵……”

  基哥喃喃自语的说道,此刻的感受,就好似南唐李煜所写的那句一样:

  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  ……

  “圣人!我要见圣人!来人啊,我要见圣人!”

  银枪孝节军兵变几日之后,大理寺狱最里面的一间牢房里,已然是蓬头垢面的李适之,对着监牢外的狱卒喊话道。

  那两个狱卒移开目光,连看都懒得看李适之一眼!

 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,李适之以前是宰相又怎么样?进了大理寺狱,是龙你得盘着,是虎你得趴着,谁管你以前是多么叱咤风云。

  大理寺狱这地方,一般人还进不来呢!能在这里坐牢的,哪个之前不是一号大人物?

  狱卒们在心中暗暗鄙夷,类似李适之这样的,他们实在是见过太多了。

  忽然,远处传来脚步声,越来越近,直奔李适之的监牢而来。

  很快,李适之便看到穿着紫色官袍的郑叔清,带着高力士来到了自己所在的监牢门口。

  郑叔清对着两个狱卒摆了摆手,后者十分懂事的悄然离去,牢房附近就只剩下了他和高力士,以及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的李适之。

  “郑相公,高将军,圣人,圣人怎么说?”

  李适之吞了口唾沫,有些紧张的询问道。

  “圣人开恩,给你两个选择。”

  高力士面无表情说道,态度异常冷淡,跟从前面对李适之的时候几乎是判若两人。

  只是李适之此刻也顾不上对方态度如何了,他一脸激动,双手紧紧握住监牢的木栅栏问道:“哪两个选择呢?”

  他就如同一个溺水求生的人,看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。

  “第一个嘛,你和你全家,流放岭南,世世代代,永远不得离开岭南。”

  高力士说出了第一个选项。

  古代的岭南,可不比方重勇前世的现代那会。古代的岭南气候极为闷热难忍,毒虫毒蛇遍地,瘴气横行。

  被称为“无形断头台”。

  唐代流放岭南的官员,死亡概率极大,很多都是还没到岭南,路上就病死了。

  “那,第二条路是什么?”

  李适之有些担忧的问道,他几乎已经猜到了答案。

  “第二条路,就是这个。”

  高力士将手中的一条白布递给李适之。

  “圣人承诺,不再追究你的家人,他们可以在长安生活,依旧是宗室子弟。”

  是一人死,保全家小。

  还是一家流放随机死。

  这个选择,当真是不太容易。

  一旁的郑叔清不苟言笑,外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。

  郑叔清不敢同情李适之,也不屑于嘲讽对方。他很明白,右相这个位置不好坐,自己搞不好就是下一个“李适之”。

  如今大唐各种隐患层出不穷,宰相更迭频繁,政局渐渐混乱,连禁军哗变都出来了。

  天宝时代的宰相,可不好当啊!

  “我明白了,谢圣人天恩。”

  李适之接过高力士手中的白布条,随即跪在地上,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。

  “你且快些,本将军还要回去给圣人复命。”

  看到李适之磨磨唧唧的,高力士忍不住催促道,压根就不讲任何情面。

  绝大部分人,都不喜欢在死人面前演戏。高力士此前的冷淡,并不是演给李适之看的。

  “请高将军回去禀告圣人,就说罪臣没有谋反。”

  李适之对着高力士深深一拜。

  对于他的迂腐幼稚,高力士都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了!

  郑叔清见状,对高力士说道:“这里有点闷,本官先出去透透气。”

  高力士微微点头,直到郑叔清远去,身影已经看不见之后,他才对李适之说道:

  “李适之啊李适之,你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么?圣人根本就知道你没有谋反。

  若是你谋反,还会留下你的家小么?

  你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呢?”

  那为什么要我自尽?

  李适之一脸惊愕,甚至都说不出质问的话来了。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是被是被天子“误会”了,只要自己陈明利害,说明白道理,起码逃脱牢狱之灾是不难的。

  没想到居然遭遇高力士贴脸嘲讽。

  但高力士显然不想给死人留面子。

  他摇头叹息道:

  “银枪孝节军兵变讨赏,而且还进了长安,逼宫成功。你作为右相,难辞其咎。

  单从这一点看,你就不得不死!

  圣人需要对天下人有一个交代,需要对大唐的边军禁军有一个交代,银枪孝节军都杀到兴庆宫门口了,这件事岂能善了?

  若是不将谋反的帽子按在你头上,若是将来其他军队闹赏,岂不是人人都要兵发长安,求圣人主持公道?

  圣人不想有那些闹心的事情,既然银枪孝节军是打着奉旨平叛,尊皇讨奸的旗号,那你这个右相,便只能成为他们口中那个造反的奸臣了。

  这个道理,你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么?看来,圣人还是太高看你了。”

  高力士一个劲的摇头叹息,为李适之的愚不可及感觉惋惜。

  “官兵抓强盗”的游戏里面,一定会有两个立场绝对对立的人,即:官兵和强盗,那么这个故事才能继续讲下去。

  既然银枪孝节军兵变成功,击败了数量远远多于他们的神策军,那么这支军队就已经是官兵了。说他们不是“官兵”的人,都会被他们砍死!

  无论是谁,在兵变中站到他们对面的,都会自然而然的成为“强盗”。

  换言之,如果没有“强盗”,那么“官兵”的人设,就立不住了,朝廷总不能公开说银枪孝节军是强盗吧?

  一个旗帜鲜明,立场冲突的叙事里面,怎么能没有坏人呢?

  所以,朝廷里面就必须得有一个够分量的人,扛下所有的黑锅,去当这个坏人。

  这个人要么是皇帝,要么是右相。

  总不能让基哥背锅吧?所以“坏人”就只能是李适之了。

  这位前任右相至今看不透这一点,有此下场并不让人意外。

  反倒是方重勇这个小年轻,从兵变到勤王,转换得异常丝滑,可谓是收放自如,举重若轻。

  令人刮目相看。

  此子才是深不可测啊!李适之这样的老人,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

  高力士心中默默点评了一番,此刻看向李适之的眼神,充满了怜悯。

  “居然是这样……居然,这样的,可笑,可笑。”

  李适之一边摇头叹息,一边后退,忽然朝着监牢的墙上猛撞了上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jsd9.cc。六界三道手机版:https://m.ljsd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